全球各地隨着疫情的影響,近年在家工作的情況大增,工作和生活逐漸融為一體;而一位名叫 Zaid K 的網民,在 TikTok 上傳的影片中,講述「辭掉你心中那個在職場上,期待追求卓越超群的自己」,而獲得大量網友同意,隨即掀起了一波「安靜辭職」(quiet quitting)浪潮。








完整文章:
「安靜辭職」爆紅的原因
「安靜辭職」(quiet quitting)的浪潮,或者是因為疫情的影響,大家無法外出旅遊「Take a break 」, 令生活和工作變得沒有界限。加上 Work from home 的普及,更「被逼」將工作帶回家,產生了「沒有休息時間」的錯覺。因此大家對於工作,有更明顯的筋疲力盡的感受,從而令這個新工作型態更快地興起。
此辭職非彼辭職
「安靜辭職」並非真正的辭職,而是以「躺平」的心態面對工作。拒絕職場壓力,抱持「不加班、不在私人時間工作、不爭取升職」,只做自己份內事的這種態度,實行有多少人工做多少事。
重新調整生活重心
「安靜辭職」也不等如「偷懶/消極工作」,而是在職場上不再主動爭取。不少人曾為了工作而忽略健康和家庭,卻未能獲得相應回報,進以將重心從每日繁重的工作中,重新放回生活上,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。
公司管理層與員工的對立關係
雖然「安靜辭職」是一種沒有危害他人利益的個人選擇,但對管理者來說,他們講求極大化的工作效能,從而發生對立的關係。若雙方能夠好好地溝通,如:上司透過積極鼓勵的方式,令員工產生歸屬感,而員工方面,亦能適當地向上司提出內心的感受和擔憂。在雙方取得平衡後,有望可達到「WIN-WIN」的局面。
「安靜辭職」或者是一種自我覺醒,亦有人覺得是變相的放棄奮鬥。對於澳門近年的失業率持續上升、人力資源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,「安靜辭職」會否也在澳門興起?
此文章由 jobscall.me 設計及撰寫。如欲轉載,請電郵至 service@jobscall.me 與我們聯繫查詢。非取得授權,不得任意轉載或公開傳輸。
近期話題:
使用微信掃描上方 QR Code 關注最新公眾號!